6 藏品保存环境
6.0.3 本条是对藏品保存环境的要求
1 不同材质类别的藏品,有不同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控制范围。如果藏品不是单一材质,如铠甲、衣饰之类,其保存条件应通过科学实验确定;藏品保存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及其变化幅度的限值还与藏品原生环境、当地的气候、馆址的地理条件等因素相关。
3 表6.0.3是根据国家文物局2003年《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有关规定,并在本规范制订过程中征询过国家文物局及博物馆专家的意见后编制的。目前学界对藏品保存的温、湿度控制标准还存在不同意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协会、各国的标准也不尽相同。英国《规划与设计数据公用手册》(《Metric Handbook Planning and Design Da-ta》)博物馆设计章节中有不同气候区域博物馆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推荐值,列于表7,以供参考:
表7 不同气候区域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推荐值
4 未设空气调节设备的藏品库房还应有相应的设施和措施,如完善外围结构的热工性能、通风排湿设施等,其温度一般要求冬季不低于5℃,夏季不高于30℃。
6.0.4 空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氢化物、氯氢化物及灰尘等对藏品有破坏作用。博物馆学者认为博物馆的空气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中一类区的一级浓度限值要求。表6.0.4是根据国家文物局2003年《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有关规定,并在本规范制订过程中征询过国家文物局及博物馆专家的意见后编制的。
6.0.5 本条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值是参考国家文物局2003年《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有关规定,并在本规范制订过程中征询过国家文物局及博物馆专家的意见后编制的。
6.0.6 藏品保存场所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D值直接影响室内温度波动范围,其值大则室温波动范围就小,其值小则相反。为减小藏品库室内温度波动,降低其运行能耗,提出了藏品库区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值的要求。
6.0.7 本条是综合藏品保存环境的相关要求,对藏品保存场所的建筑构件、构造的规定。
1 防盗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 17565的规定。
2 为安全需要和避免日光损害藏品,藏品库房以不设窗或开小窗为好。如采光不足,可用人工光辅助。窗不应跨层或跨间,以利安全和防火。